长期吃他汀会产生什么副作用

白癜风用什么中药治疗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1219/5943334.html

他汀类药物,因其能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而常被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的特效药物。

除了降脂作用,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作用、改善血管内功能作用、减轻再灌注心肌损伤、抗氧化应激、影响神经内分泌等作用,故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如缺血性脑卒中等。

然而,无论什么药物,在产生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大量研究和临床表明,他汀类药物在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但这并不代表着该药物没有副作用。

实际上,他汀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很多,主要发生在皮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肝脏系统、肌肉等,如恶心、腹泻、腹痛、头痛、头昏、皮疹、瘙痒、紫癜等症状。这些不良反应一般不会十分严重,并且会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减轻或消失。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都会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消失,如果出现以下几种现象,则必须马上引起重视,立刻停药就医!

1、巩膜、皮肤黄染

肝为五脏之一,是人们身体内负责代谢的主要器官,如维生素代谢、激素代谢、水代谢等。中医讲“肝与胆相为表里,开窍于目,肝主藏血,主疏泄,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当人们的肝出现问题,大部分都会表现出黄染的现象。

巩膜,俗称白眼仁,是眼球外围白色的部分。当人们的肝出现问题,很大程度便表现在巩膜、皮肤黄染上。巩膜、皮肤黄染的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和巩膜的发黄,这种可被观察到的外部表现大多是由于体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胆红素升高所导致。

他汀类药物使用者在出现黄染现象时,则更需格外注意。这可能是他汀类药物肝毒性的表现。

他汀类药物的肝毒性,也会导致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胆红素的升高,而此二者的升高则导致了黄染现象。同时还可能伴有肝肿大、疲乏无力等,严重者则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

有体外研究(体外研究:将细胞等移出身体在试管等外部环境中进行研究进行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导致人肝细胞凋亡。

不过,美国脂质学会表示,若是氨基转移酶升高的同时出现肝大、黄染、直接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则可能是由他汀类药物所致。若是单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则并非一定是由他汀类药物引起。

在国外研究的众多病例中,大部分使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肝损伤症状在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的4个月左右,最常表现在肝细胞损伤,也可能会表现出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可导致肝炎或进一步加重而发生肝硬化)。

虽然他汀类药物有可能存在肝毒性这样的不良反应,但这样的不良反应却并不常见,他汀类肝毒性发生率为0.5%-2.0%,部分表现也很轻微。并且其毒性也与服用剂量有关。

当降低用药剂量,或停药后恢复至用药前水平之后再次用药,或使用其他种类的他汀类药物后,转氨酶反而不会再次升高。

所以当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出现黄染现象时,保险起见,医院检查,切勿自行解决,或放任这种情况不管不顾。

2、肌肉疼痛、无力、肌触痛、肌痉挛

肌肉,是人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肌细胞的形状纤长,呈纤维状,所以有时也称肌细胞为肌纤维。

肌痉挛,是指肌肉不受意识控制的发生收缩反应,可能呈节律性或非节律性收缩。他汀类药物所引起的肌肉问题一般发生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8-25周,可观察到的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肌痉挛等,同时大多存在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并超过正常值的10倍以上。

当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停药,若不及时停药,则可发展为横纹肌溶解症,继而引发更严重的肌肉溶解,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肾衰竭,而最终患者可能会死于尿毒症或严重的心律失常。

而存在以下一些特点的患者应谨慎使用他汀类药物:①身体虚弱的80岁以上高龄女患者;②肝功能损伤患者;③肾功能损伤,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患者;④需要服用贝特类或烟酸类药物的患者;⑤大量食用西柚汁或酗酒的患者;⑥外科手术和其他并发症患者。

中国专家组建议,医生应在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定期访问患者是否出现肌肉疼痛、浑身乏力等症状,监测检验学计算机水平,若出现异常且非其他因素导致,则应立刻减量或停药处理。

3、失眠、记忆丧失,周围神经炎症

神经系统是人体中十分重要的控制系统,它控制着人体内的内分泌、动作及人们日常所用的一切认知与行为功能。神经系统的紊乱不仅会造成生理上的疼痛、紊乱等问题,同时也会导致许多精神类症状。

他汀类药物可有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而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但与此同时,他汀类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也存在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失眠、记忆丧失、精神抑郁、周围神经炎症、认知障碍、情绪不稳、震颤、眩晕、面部麻木、头晕、焦虑、味觉改变等。

有研究发现,在服用洛伐他汀后,患者出现了情绪不稳、四肢无力等症状,并同时伴随着感觉异常、麻木,停药六周后患者恢复,而再次用药后,之前不良反应则又会重现。

除此之外,也有案例表示,有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12周时出现了精神抑郁症状,甚至有抑郁症状严重者,产生了自杀念头,后停用该药物2周后症状才有所改善。

另外,也有研究发现,服用他汀类药物会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多见于有出血性脑卒中史的老年患者。

若患者出现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刻停药进行神经系统全面检查,以判断该症状是由他汀类药物还是其他身体或外界因素(如肾功能不全、癌症、酒精滥用等)引起,若非他汀类药物作用,则可根据医嘱继续服用药物。

他汀类药物还有可能引发其他不良反应,如骨骼、关节疼痛,性功能障碍、脱发、水肿、瘀斑、紫癜等,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

另外,还要注意他汀类药物的过敏性反应,如血管性水肿、血管炎、白细胞减少症等。

使用他汀类药物而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并不大,不良反应也并不常见,他汀类药物的肝毒性发生概率为0.5%-2.0%,肌毒性大概在十万例中大约会出现5例,而其他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的概率则要更低一些。

不过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若他汀类药物与其它类药物联合使用,请务必谨遵医嘱,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也有可能会对人体产生进一步的伤害。

例如:他汀类药物之一氟伐他汀,与吉非贝齐(治疗高脂蛋白血症的处方药)联合使用,可引起急性肝损伤和急性肾衰竭。地高辛和阿托伐他汀一起使用,会使得地高辛与阿托伐他汀浓度上升,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由此看来,即使他汀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小,也不能因此而放松对不良反应的警惕,在使用他汀类药物之前,最好首先进行他汀类药物的试敏和肌酸激酶等含量测试。其次,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应先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如无不良反应,再逐渐增加剂量。

此外,在使用他汀类药物过程中,患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当转氨酶超过正常值时,应立即停药。同时还要观察腹部右上位置是否出现不适。若出现肌肉疼痛,则应及时检查磷酸激酶是否超过正常值,若出现尿色加深、少尿、无尿等症状,应立刻停药就医抢救!

参考文献:

[1]陈清杰,杨毅宁.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34(02):-.

[2]赵佼,董云霞.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实用药物与临床,(04):-.

[3]杨永革,王占庆,姜楠,许雪廷,杜洪.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医药导报,,30(06):-.

[4]娄莹,李彦,张晓星,刘玉清,李一石.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C]//.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84-85.

[5]万明.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进展[J].大众科技,,24(01):-+72.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hangbaoji.com/lcbx/10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